添加好友 领取资料
考前冲刺有妙招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时间一天天临近,备考的同学们开始出现一些焦虑问题,很多同学自己手头上收集的学习资料不断增多,但是单靠死记硬背的复习效率却成效一般,对此图图给各位同学提供如下阶段学习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各位度过焦虑期,从容应对考试。
一、各科重点巧把握
小初高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各不相同,考前一周,各位备考的小伙伴一定要对各门考试的重点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不该失去的分数一定不能失去。还没掌握的重点也千万不能遗漏,那么哪些知识是即容易掌握又容易得分的呢,下边图图为大家一一揭晓。
(1)科目一(综合素质)。其中包括:①职业理念考查内容为“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②教育法律法规考查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法律常识、幼儿保护、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查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教师执业行为等。④教师必备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文学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⑤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阅读理解、信息处理、逻辑思维等)。科目一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且知识点考查的重复性较强,因此可以适当缩短科目一的复习时间,抓重点,背模板。
(2)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此部分分别对应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幼儿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其中科目二知识点较多,且理解性和专业性较强,大家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目二上。
(3)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只有中学和中职文化课才考,整体来说高中学段的难度会高于初中,考查的内容是本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等。题型涉及选择题、简答题、教学设计等。其中,教学设计的考题模板性较强,考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掌握,其他考点主要是学科专业知识,难度相对较高。因此,教学设计题其实是大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分数的题型了。
二、复习程度各不同,心态调整皆重要
临近考试,有的考生已经刷题好几轮,但有的考生可能是临时抱佛脚,对考试的内容还不清楚。针对不同复习程度的考生,在这里图图有些不同的建议,希望能在考试前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减少焦虑。
1.针对复习了好几轮,知识掌握已经很好的同学
根据授课老师划定的重点非重点,要求记忆的点,以及你个人未掌握的点进行针对性的背诵,但每日的背诵时间不要过久,以2h为宜,(具体时间分配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适)在背诵完毕之后要注意把真题阶段中的错题再刷一遍。可以使用真题或者自己之前刷题形成的错题本进行。在学完一科之后,开始下一科的同时,要注意穿插复习已经学过的科目,不要学了就扔开不管,避免遗忘。
心态管理:你们属于进度好,学得较为扎实的梯队同学,保持自己日常的学习节奏即可,适度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加点量就成,放平心态,按计划推进。
2.基础知识过完一轮、真题未完成的同学
现阶段还是先稳住心态,把未完成的真题认真的刷完一遍,按照已整理的思维导图、主观题理、知识树等资料,掌握知识框架(大致了解知识体系后,找到资料中高频考点,有重点地复习),并且要适当的加大自己的做题量,比如原先每日刷三十道题,现在增加到六十道或者自己可接受的题目量。
心态管理:别总觉得自己刷不完了,感觉慌了,想开始放弃了,摒弃一切杂念,去投入学习本身,一道挨着一道刷,总会刷完的,稳住心态就是前提。
3.基础知识没学完,真题也没刷完的同学
现阶段将下表中超重要的知识点做为学习重心,并且一定要刷一遍真题,提升做题“手感”。不要贪恋全部的基础知识了,使用图图给大家提供的超重要知识点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你基础知识没学完的遗憾。在有限的时间内抓重点才是学习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之一。最后在考前背诵主观题,掌握答题模板,抓住拿分点。
科目 | ※超重要知识点※ | |
科目一 | 教师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教师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 写作素材准备 | |
科目二 | 幼儿 | 幼儿园课程及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幼教政策法规、幼儿心理、幼儿游戏指导、幼小衔接等 |
小学 | 教学评价与反思、班级管理、教学实施、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学习心理、态度与品德、课程等 | |
中学 | 中学生学习心理、德育、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课程等 |
心态管理:不要佛系,不要当炮灰,不到成绩揭晓那一刻,谁是分子谁是分母,谁都不知道,稳住心态,冲就对了。把你的佛系换成冲劲推进自己的复习进度。
最后,如果你觉得按照自己的复习安排难以过线的话,结合自己的时间、精力、经济情况,想考虑报内部冲刺网课的,就抓紧时间咨询图图吧,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精华的课程上,增强自己的应试技巧,为自己成为分子增加可能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图图祝各位顺利度过焦虑期,加油。
本文链接:http://tongliao.huatu.com/2021/1029/1765449.html
(编辑:lilay)
微信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